醫聯推出視頻產品《極限會診》,要做線上頂級學術培訓

本周四(8月11日),醫聯將推出他們新的臨床醫學培視頻產品《極限會診》。
這款產品主要針對絕大多數基層醫生參加繼續教育、醫學培訓的需求,圍繞熱點醫學技術、疑難雜癥個案、特殊病例等,每期邀請一名院士級專家和4位三甲醫院大主任共同組成跨學科專家團,與遠程會診專家共同研討,給出診療意見、展示診療過程,還原最真實的診療現場。
視頻+培訓的模式,正在成為很多醫生社區、醫藥營銷類創業公司的新寵,比如36氪之前報道過的eDoctor、醫杰影像、醫學V直播等,都在嘗試通過視頻的方式將醫學教育類的視頻搬到線上,以實現傳播更廣、受眾人群更大、參與成本更低的目的。
這類醫學培訓過往主要是通過線下學術會議的形式進行。不同口徑的統計數據顯示,這些學術會議每年的數量非常龐大,都是萬場數量級的。不過這些學術會議質量參差不齊,而像長城會、腫瘤會這樣的頂級學術會議每年才舉辦一次,受眾非常有限。
尤其是,醫學學術會議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醫藥、器械類企業的營銷和市場教育渠道。無論是跨國藥企還是本土醫藥企業,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用于舉辦或贊助醫學學術會議。而對于醫療類創業公司來說,這也是非常有效的變現通道。
但醫聯CMO楊洋認為,之前的醫學視頻存在著炒冷飯、走套路的缺陷,不僅內容缺乏吸引力,而且制作也非常粗糙,通常都是PPT配畫外音、圖片質量差等,而且視頻過程中也往往缺乏交流互動的環節。而醫聯推出的《極限會診》希望徹底改變醫學視頻的現狀。
除了每期視頻都配置頂級專家外,《極限會診》還引進了央視名牌欄目的制作人作為總導演,每期節目的制作費用更是高達100萬節目現場包括三個環節,分別是病例檢查環節、病例診斷環節、病例治療環節。每個環節都有討論和超級專家的點評,并由超級專家最后提供診斷共識。此外,現場還邀請了近百名醫生作為觀眾。
按照醫聯的設想,每期節目首播當日,用戶都可以通過醫聯APP與節目現場專家及在線醫生實時互動。對于制作成本如此高的節目,如何實現收益則顯得比較重要。
楊洋表示,這款節目能夠實現收支平衡即可。“這個節目目前還是免費的,未來會是一個付費觀看的節目。我們就是要做成線上版的長城會、腫瘤會等。”楊洋說,“另外還有一些收入的渠道,比如贊助商、廣告等之類的。”
按照計劃,《極限會診》第1季共12期,每月一期,每期節目時長60分鐘左右,以醫聯APP為播出平臺。目前,醫聯平臺上有超過40萬的實名注冊醫生,超過23萬的三甲醫院醫生,月活用戶12萬,日活用戶1.6萬。